English

预警专刊周刊


新闻热搜词

通知公告:

文章标题

  四年转3次专业、发明“纳米铅笔”、获4项国家专利……你能想象这发生在一个25岁小伙身上吗?就读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械工程专业博士一年级学生孟岭超,发明了一支神奇的“纳米铅笔”,不仅能高精度制造精密仪器,未来还能探测癌细胞、H7N9病毒等,还有企业愿出800万风投,被他拒绝了。
  试验2万余次 研制出“纳米铅笔”
  2007年,孟岭超考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录取专业是工业设计。一年后,成绩排名第一的他发现自己对这个专业不感兴趣,于是便转到了飞行器制造专业。
  一年后,他觉得航空维修工程更实用,于是又转学航空维修工程。
  直到大四,孟岭超才找到了自己的方向,专攻机械工程。
  孟岭超告诉记者,确定方向后,他就开始研究“纳米铅笔”。“2011年开始的,那时能实现的最细‘铅笔头’直径也有3微米,虽然是头发丝的三十分之一,但纳米级的细微雕琢肯定实现不了,还得再细。”
  于是,在导师中科院院士朱荻的指导下,孟岭超一头扎进了实验室。
  孟岭超说,焊接极细的探针需要安静的环境,因此他都选择在晚上试验。从开始试验到去年3月研制出只有头发丝千分之一细的“纳米铅笔”,孟岭超已经尝试了2万多次。
  该技术未来可用于提取癌细胞
  在南航创业孵化中心实验室,孟岭超向记者展示了传说中的“纳米铅笔”样品,见一根黑色的比细头发丝还细的物体小小短短的,如果不说,还真的很难注意到。
  “它可比你肉眼看到的长多了。”孟岭超解释,“纳米铅笔”有3厘米长,分为“笔杆”和“笔尖”两部分,“笔杆”的直径有0.3毫米,是肉眼能够看到的部分,还有一部分是直径为100纳米的笔尖,肉眼是看不见的。
  “纳米铅笔”的功能很强大,可以用于高精密加工,“比如用‘纳米铅笔‘加工手表齿轮可以大大提升精度,加工手机芯片可以挖掘更多功能”。
  孟岭超说,未来还能实现对癌细胞、H7N9病毒等的探温乃至于提取,成本也会大大降低,“比如高精密设备加工,现在主要用的是激光,激光的设备成本比较高,产品合格率低,而‘纳米铅笔’主要用的是电,成本低,精度更高”。
  已获4项专利 拒绝了多家风投
  “在微米加工向纳米加工转化的过程中,研究出作为工具的“纳米铅笔”是最为关键的一步。”孟岭超表示,目前,我国的‘纳米铅笔’基本上都是靠国外进口,现在研制出“纳米铅笔”也算是弥补国内这一技术的空白。
  现在,赵淳生院士团队以及南航的部分科研团队都在使用他们研制的纳米探针。凭借这项技术,孟岭超已获得4项国家专利。
  在今年的“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第九届“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中,孟岭超凭着“纳米铅笔”一举拿下金奖。这一技术也被武汉光谷咖啡创投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儒雄看中。“他出钱,想让我们去武汉,包括带走我们整个技术和团队,不过我拒绝了。”
  孟岭超透露,现在也有八九个风投企业正在找他谈,其中有家企业愿意出800万风投,不过他都没有接受。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或编译文章原文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网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涉及文章版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本网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知识产权,是关于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创造的智力劳动成果的专有权利。各种创造比如发明、文学和艺术作品,以及在商业中使用的标志、产品外观等,都可受到知识产权保护。
  如果不了解知识产权的分类及概念,建议先行浏览引导篇,以便更好地理解世界各国家地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制度。

  如果您了解知识产权,请直接进入国别环境指南页面。本指南包含权利获取及救济两部分,所涉国家地区及内容逐步完善中。介绍内容仅供参考,以各国家地区主管机构官方解释为准。

请输入所需国家或地区:

快速查询:

美国|欧盟|德国|法国|英国|日本


扫描二维码即可关注微信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