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预警专刊周刊


新闻热搜词

通知公告:

文章标题

根据国家知识产权局最新统计显示,截至2022年6月底,山东枣庄市有效发明专利3025件,每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7.85件,位居全省第十位。仅用了两年的时间,枣庄市有效发明专利数量翻了一番,知识产权成为助推“工业强市、产业兴市”的“加速器”。

2020年以来,枣庄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知识产权局)围绕市委市政府知识产权战略部署,以高价值发明专利培育和知识产权保护为抓手,全面提升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服务水平。

全市知识产权运用效益显著增强,知识产权价值凸显。全市累计知识产权贯标认证企业60余家,国家(级)知识产权优势企业8家,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1家,省级专利导航项目10余项,枣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枣庄常大技术推广服务有限公司入选省级专利转移转化试点项目、省级专利导航服务基地,累计获得省级资金达500余万元。全市专利质押融资120余件,质押金额达9亿元,有力破解了企业融资困境。

全市知识产权服务水平不断提高,营商环境持续向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济南代办处枣庄工作站、两个国家专利审查和服务实训基地启用,打通服务的最后一公里。做细做实省市两级专利创造资助工作,共审核专利资助1000项,资助资金200余万元。打造“知识产权服务专员通办”新模式,实行“一企一策”,提供知识产权全生命周期、一站式服务,市委书记陈平对《打造“知识产权服务专员通办”新模式》作出重要批示,指出“知识产权服务专员通办”创新模式很有成效,要求加强宣传推介。

全市知识产权保护体制不断完善,执法能力全面增强。积极融入晋冀鲁豫四省跨地区知识产权执法维权保护格局,与法院、海关、公安等部门建立跨部门知识产权保护工作联动机制。枣庄互联网小镇成为全国知识产权保护规范化市场,红星美凯龙滕州家具建材商场、山东台儿庄古城旅游集团有限公司入选省级知识产权保护重点关注市场名录,2家单位成功申报省级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站,2家企业获批2022年度省级重点产业知识产权海外侵权风险防控项目。组织开展知识产权“铁拳”、“蓝天”、奥林匹克标志使用行为整治等专项执法活动,累计办理知识产权案件300余件。维权援助工作取得新突破,设立公职律师、技术调查官制度、市知识产权保护专家库等,办理了专利、商标、著作权维权援助案件25件。(记者张乔阳,通讯员张金丽)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或编译文章原文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网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涉及文章版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本网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知识产权,是关于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创造的智力劳动成果的专有权利。各种创造比如发明、文学和艺术作品,以及在商业中使用的标志、产品外观等,都可受到知识产权保护。
  如果不了解知识产权的分类及概念,建议先行浏览引导篇,以便更好地理解世界各国家地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制度。

  如果您了解知识产权,请直接进入国别环境指南页面。本指南包含权利获取及救济两部分,所涉国家地区及内容逐步完善中。介绍内容仅供参考,以各国家地区主管机构官方解释为准。

请输入所需国家或地区:

快速查询:

美国|欧盟|德国|法国|英国|日本


扫描二维码即可关注微信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