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预警专刊周刊


新闻热搜词

通知公告:

文章标题

“产品上市后侵权风险加剧怎么办?核心技术布局不完善怎么办?上市步伐紧,专利基础薄弱怎么办?”被上述问题困扰的企业在深圳越来越少,离不开中国(深圳)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下称深圳保护中心)的专利快速预审工作。

自2018年12月正式运行以来,广东深圳保护中心围绕服务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宗旨,推动专利预审服务公平、公正、广泛惠及深圳各类创新主体,推动专利快速预审服务在深圳生根发芽、茁壮成长。截至2022年底,预审案件量超2万件,累计授权量超1万件,服务备案企业5034家,指导912家代理机构开展快速预审代理业务。

已有近500组预审专利开展海外布局

深圳保护中心深入研究专利快速预审与海外审查的衔接机制,借助“国内快速预审+海外专利审查高速路”,打通国内外专利快速布局通道。截至2022年底,已有近500组预审专利开展海外布局,50余组预审专利在两个以上海外国家和地区开展布局,最快半年即在海外获得专利权,为企业核心技术走出国门、走向海外市场节省宝贵时间。

一企一目标,一企一方案

深圳保护中心组建上市企业服务小组,定期梳理本地拟上市企业,制定“一企一目标,一企一方案”工作机制,指导企业围绕关键核心技术布局高质量发明专利。现已成功培育上市企业21家,正在培育处于上市辅导期或明确准备上市的企业30余家,涵盖人工智能、半导体芯片、智慧交通等技术领域。

同时,深圳保护中心制定“专精特新”企业服务工作方案,2022全年共服务56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13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帮助企业培育高价值专利,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此外,为扩大专利预审服务覆盖面和影响力,深圳保护中心主动对接中小微企业超4000家,打通专利快速授权-确权-维权的全流程快速服务通道,大幅提升企业电商维权、司法诉讼、海关备案效率。

全部专利预审周期压缩至7个工作日以内

深圳保护中心主动作为,靠前服务,从源头上提升专利申请质量,将专利申请端和实审端高效衔接起来,实现预审-实审双审联动,大幅缩短专利审查周期,助力企业掌握创新主动权。全部专利预审周期压缩至7个工作日以内,专利平均授权周期压缩80%以上,专利权评价报告预审周期压缩至7个工作日以内,企业注册备案审核周期压缩至15个工作日以内,专利审查授权提质增效成效显著。某新能源企业负责人表示,深圳保护中心试点开展了专利批量预审的业务,极大提高了企业专利在后续审查授权过程中的效率。

批量预审业务是深圳保护中心2022年获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开展的试点业务,截至2022年底,共完成8批次89件批量预审案件,涉及智能终端、智能网联汽车、超高清视频显示、新能源储能、半导体与集成电路、高端医疗器械、软件与信息服务等多个战略性新兴产业。(记者何泳,通讯员陈秋、赵晨阳)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或编译文章原文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网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涉及文章版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本网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知识产权,是关于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创造的智力劳动成果的专有权利。各种创造比如发明、文学和艺术作品,以及在商业中使用的标志、产品外观等,都可受到知识产权保护。
  如果不了解知识产权的分类及概念,建议先行浏览引导篇,以便更好地理解世界各国家地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制度。

  如果您了解知识产权,请直接进入国别环境指南页面。本指南包含权利获取及救济两部分,所涉国家地区及内容逐步完善中。介绍内容仅供参考,以各国家地区主管机构官方解释为准。

请输入所需国家或地区:

快速查询:

美国|欧盟|德国|法国|英国|日本


扫描二维码即可关注微信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