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预警专刊周刊


新闻热搜词

通知公告:

文章标题

记者11月9日获悉,在近日举办的江苏省专利(成果)拍卖季南京专场活动大会上,参会者成功签约转化21项专利(成果),签约金额1440万元。

据介绍,该专场活动围绕专利拍卖和开放许可“双管齐下”,努力化解专利转移转化过程中,高校、科研院所成果“转化难”和中小企业技术“获取难”的“两难”问题,挖掘征集高校院所、国有企业应用领域广泛、市场前景广阔的专利成果对外发布,加速科技成果转化。

2023年专利(成果)拍卖季开展以来,大会共征集南京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国网江苏电力等106家单位的3175余项专利(成果),其中专利开放许可581项。目前,已有199项成功拍出,成交金额超6000万元。其中南京地区成交项目88项,金额4000余万元,位列全省第一。

“全省共发布开放许可专利1440件,涉及59家单位,主要集中于高端装备、生物医药、软件与信息服务、新材料、新一代信息与通信等领域,进一步推动科研创新成果惠及更多企业。”江苏省技术产权交易市场总经理肖莺在介绍江苏专利开放许可总体情况时说。

本次活动中,南京理工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东南大学等单位的139项专利通过开放许可的方式达成交易。截至目前,全省共达成专利开放许可474件,其中免费许可373件,总成交金额超1800万元。

近年来,裸眼3D显示技术受到广泛关注,但目前技术并不成熟,相关产品显示质量受到限制。“经过反复实验和研究,我们的校内团队在光学结构和材质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为了尽快推广这项潜力巨大的技术,我们已向部分行业企业开放光学参数的许可。通过技术共享,我们希望能推动裸眼3D显示技术的快速发展。”南京工程学院科技与产业处处长、知识产权运营中心主任韩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开放许可将为行业带来更多合作机会,促进裸眼3D显示技术的不断创新和进步,他们的目标是通过合作,不断优化光学膜的设计,提高产品的显示质量,为用户带来更加震撼和逼真的3D体验。(记者张晔,实习生刘世杰)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或编译文章原文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网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涉及文章版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本网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知识产权,是关于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创造的智力劳动成果的专有权利。各种创造比如发明、文学和艺术作品,以及在商业中使用的标志、产品外观等,都可受到知识产权保护。
  如果不了解知识产权的分类及概念,建议先行浏览引导篇,以便更好地理解世界各国家地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制度。

  如果您了解知识产权,请直接进入国别环境指南页面。本指南包含权利获取及救济两部分,所涉国家地区及内容逐步完善中。介绍内容仅供参考,以各国家地区主管机构官方解释为准。

请输入所需国家或地区:

快速查询:

美国|欧盟|德国|法国|英国|日本


扫描二维码即可关注微信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