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预警专刊周刊


新闻热搜词

通知公告:

文章标题

  近日,农业农村部植物新品种保护办公室授予陕西杨凌6个农作物新品种植物品种权,这表明杨凌在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农作物新品种方面迈出了可喜的一步,对提升杨凌在培育研究新品种方面的领先水平、推动小麦、玉米等农作物产业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这次被授予植物品种权的农作物新品种分别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培育的陕单619、陕单620、陕单638、陕单650、陕单653玉米品种和杨凌国瑞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培育的凌麦669小麦新品种。

  据了解,为持续推动品种权交易,国家(杨凌)旱区植物品种权交易中心作为代理,于2017年向农业农村部植物新品种保护办公室申请开办了植物新品种保护代理业务,截止目前,植物品种权交易中心已累计代理新品种保护业务43项,为区内外育种企业、育种专家提供了高效、便捷的服务。

  据业内人士透露,植物新品种权和专利发明权享有的权利一样,育种人可以向其他种植人收取费用,其他种植者不能无偿使用别人拥有植物新品种权的品种,否则就是侵权。比如,以前我们主要是种植国外育种人的品种,要向育种人支付品种权费,现在我们自己研制出了新品种,出口自己的新品种产品,不再向别人支付费用。相反,想种植我们新品种的企业还需要向我们支付品种权费。

  近年来,杨凌示范区始终把种子产业摆在突出位置,出台了《关于大力发展现代种业的实施意见》,支持种子企业与科研机构及院校深度合作,建成小麦、玉米,奶山羊、肉牛,苹果、猕猴桃,番茄、食用菌等一批繁育基地,同时,在设立种业发展基金的基础上,规划建设了总投资18亿元、占地863亩的种子产业园,挂牌成立了杨凌农科集团和杨凌农科种业有限公司,启动了杨凌种子产业园种子交易广场项目,着力培育种业科技创新生态圈,为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发展和种业强国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尤其是2018年以来,杨凌示范区专门成立国家(杨凌)旱区植物品种权交易中心,已经累计完成品种权交易176项,交易金额达1.8亿元,为促进农作物良种转化推广搭建服务平台。同时,先正达、科迪华等世界农业巨头也纷纷落地,26家种子企业抢滩登陆,杨凌成为省证企业最为密集的地区,年种子交易总额约6亿元,占全省年交易量的三分之一,示范推广面积逾亿亩,由杨凌选育推广的农作物新品种,目前产值超过千亿元,为我国现代种业发展不断贡献着“杨凌力量”。

  品种保护工作促进了农业新品种的选育推广,推动了农作物品种的更新换代。下一步,杨凌示范区将以此次授予的植物品种权为激励,围绕国家(杨凌)农业技术转移中心和国家(杨凌)旱区植物品种权交易中心运营,以“技术+资本+服务”的创新服务理念,努力打造以植物品种权为核心的农业技术交易服务平台,充分发挥技术市场配置科技资源的基础作用,为植物品种权转移交易提供可靠的环境保障,为杨凌打造“种业硅谷”提供新引擎、新动力。(记者 侯勃)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或编译文章原文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网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涉及文章版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本网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知识产权,是关于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创造的智力劳动成果的专有权利。各种创造比如发明、文学和艺术作品,以及在商业中使用的标志、产品外观等,都可受到知识产权保护。
  如果不了解知识产权的分类及概念,建议先行浏览引导篇,以便更好地理解世界各国家地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制度。

  如果您了解知识产权,请直接进入国别环境指南页面。本指南包含权利获取及救济两部分,所涉国家地区及内容逐步完善中。介绍内容仅供参考,以各国家地区主管机构官方解释为准。

请输入所需国家或地区:

快速查询:

美国|欧盟|德国|法国|英国|日本


扫描二维码即可关注微信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