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预警专刊周刊


新闻热搜词

通知公告:

文章标题

  记者近日从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获悉,科研人员历经20多年,精心研究选育出15个蓖麻新品种,这些新品种在缅甸、柬埔寨、菲律宾、埃塞俄比亚等国家进行大面积的示范推广。

  蓖麻是种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适宜范围广,用途广泛。9月2日,农业部植物新品种保护办公室委派专业人员,对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自行测试的“彩蓖1号”“滇蓖4号”“滇蓖5号”“滇蓖6号”四个蓖麻新品种进行田间鉴定。这是云南首次申请品种权保护的蓖麻新品种。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特作创新团队研究员李文昌对蓖麻的研究已有20多年。他说:“小时候,我就特别喜欢蓖麻,那时候国家对蓖麻籽进行大量的回收,村民采收蓖麻籽后,上交到供销社。”

  从1995年开始,李文昌就一直坚守在蓖麻科学研究的一线。他说,“刚开始时各方面的条件不成熟,处于技术积累的阶段,近几年研究成果才慢慢增多。”目前,他和团队审定、登记的蓖麻新品种共15个,其中滇蓖2号、滇蓖3号、云蓖4号、彩蓖1号更具区域特色。云南作为全国主要的蓖麻良种繁育基地,在种质资源创新与新品种选育方面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四川、贵州、广西等地都在使用云南培育的蓖麻新品种。

  他说:“这次申请新品种保护授权,是为了保护我们的新品种,保护知识产权,但更多的还是为了维护市场。市面上有些小公司,把蓖麻品种名字随便改改就出售,甚至以次充好,这样的情况不利于蓖麻产业发展。”

  蓖麻适应性强,在海拔2000米以下地区都可以种植。2011年我国的蓖麻籽产量达到29.9万吨,2012年以来我国蓖麻种植面积逐步减少,2015年减少到5.2万吨。我国广西、贵州、云南、四川等有种植,但面积不大。云南省种植面积每年在1万亩左右,主要分布在临沧、玉溪、保山、红河等地区。

  蓖麻对土壤条件的要求没有玉米高,但从产值来说,收入并不低。可以收获蓖麻籽,蓖麻叶可以用来养蓖麻蚕,蓖麻蚕可收获蚕丝,还可入药、当食品。

  虽然云南省农科院选育的蓖麻新品种在云南推广面积不大,但在缅甸、柬埔寨、菲律宾、埃塞俄比亚等国家的示范推广面积却不小。2008年以来,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通过与国外的本土企业合作,累计在东南亚、非洲国家示范推广蓖麻新品种20多万亩。

  缅甸生产的蓖麻籽由国内加工企业回收,通过瑞丽口岸全部进口中国,每年进口量达2万多吨,成为我国优质蓖麻籽原料的主要来源地,实现新品种、新技术“走出去”,产品“引进来”的共赢格局。(记者杨质高,实习生李娜、高怡忻)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或编译文章原文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网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涉及文章版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本网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知识产权,是关于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创造的智力劳动成果的专有权利。各种创造比如发明、文学和艺术作品,以及在商业中使用的标志、产品外观等,都可受到知识产权保护。
  如果不了解知识产权的分类及概念,建议先行浏览引导篇,以便更好地理解世界各国家地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制度。

  如果您了解知识产权,请直接进入国别环境指南页面。本指南包含权利获取及救济两部分,所涉国家地区及内容逐步完善中。介绍内容仅供参考,以各国家地区主管机构官方解释为准。

请输入所需国家或地区:

快速查询:

美国|欧盟|德国|法国|英国|日本


扫描二维码即可关注微信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