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预警专刊周刊


新闻热搜词

通知公告:

文章标题

2022云花新品发布盛典暨云南重大农业科技专项(花卉)成果进展发布会9月20日在昆明召开,集中展示了杜鹃、山茶、百合等八大类31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花卉新品种,其中包括中国首批在发达国家申请保护的新品种月季“赤子之心”、非洲菊“秋日”等,打破了国外长期垄断局面。

云南拥有丰富的花卉种质资源和优越的气候环境,是“世界三大花卉产区”之一。2021年,云南花卉种植面积达192.4万亩,鲜切花产量162.25亿枝,花卉产值突破千亿元(人民币,下同)大关,花卉种植面积和产值增速均居全球第一。

在发布会现场,伴随着主持人的解说、悠扬的背景音乐,花瓣结实呈螺旋状的玫红色非洲菊、多达96枚花瓣的娇艳红色月季、白色花瓣顶尖带着粉红的“小清新”大丽花以及杜鹃、山茶、百合、秋海棠、满天星等八大类31个品种的花卉粉墨登场,现场争奇斗艳、让人目不暇接。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花卉研究所(下称花卉所)成立18年来,开展了蔷薇属、百合属、杜鹃属等50多个属的种质创新与新品种选育,获得了大批量的育种中间材料。”花卉所所长张颢介绍说,截至目前,花卉所自主研发的鲜切花、盆花、地方特色花卉、绿化观赏苗木及食用等种类的新品种达430个,其中申报国家级新品种221个,获得授权119个,在云南省登记注册202个。

其中,月季“赤子之心”、非洲菊“秋日”等成为中国首批在发达国家申请保护的花卉新品种,还有香石竹、睡莲等新品种完成了国际登录。已投入商品化生产并取得较好市场推广效果的月季“翡翠”、非洲菊“拉丝”系列等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花卉新品种有50余个,生产面积超过1万亩。张颢说:“花卉新品种的批量育成,打破了国外品种的长期垄断局面,解决了云花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

目前,云南花卉种质资源保存数量、自主花卉新品种数量和推广面积均居全国第一。推广应用的自主选育花卉新品种市场综合占有率达15%,鲜切花种苗自给率从20%增加到80%以上。

根据《云南省农业现代化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4年)》,到2024年,云南鲜切花种植面积稳定在30万亩左右,鲜切花主产区优质花比例由2021年的30%提升到60%左右,鲜切花产量、花卉全产业链产值由2021年的162亿枝、1034亿元分别增加到200亿枝、1480亿元。(陈静、成洁焕)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或编译文章原文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网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涉及文章版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本网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知识产权,是关于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创造的智力劳动成果的专有权利。各种创造比如发明、文学和艺术作品,以及在商业中使用的标志、产品外观等,都可受到知识产权保护。
  如果不了解知识产权的分类及概念,建议先行浏览引导篇,以便更好地理解世界各国家地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制度。

  如果您了解知识产权,请直接进入国别环境指南页面。本指南包含权利获取及救济两部分,所涉国家地区及内容逐步完善中。介绍内容仅供参考,以各国家地区主管机构官方解释为准。

请输入所需国家或地区:

快速查询:

美国|欧盟|德国|法国|英国|日本


扫描二维码即可关注微信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