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预警专刊周刊


新闻热搜词

通知公告:

文章标题

大多数人都知道不应该通过流媒体传输或下载盗版内容。然而,法律和道德上的论据往往不足以震慑潜在的盗版者。近年来,反盗版活动开始把重点放在恶意软件和其他安全威胁上。新的研究表明,这可能非常有效。

多年来,人们见证了多场反盗版运动。最初,这些活动指出盗版是非法的、不道德的,并希望以此来改变人们的看法。

“Don't Copy That Floppy”和“You Won't Steal a Car”等活动是早期反盗版尝试的典型例子。虽然这些活动引起了广大公众的兴趣,但主要是出于娱乐目的,对遏制盗版几乎没有什么作用。

近年来,反盗版运动的基调发生了变化。这些活动现在不再关注法律问题和经济损失,而是通过将盗版与勒索软件、信用卡盗窃和其他有害行为联系起来,强调盗版者本身所面临的风险。

美国在2023年11月启动的两个公共服务公告活动都是以安全威胁为重点的。除权利人外,州总检察长和美国政府的知识产权中心也加入了宣传,这都为宣传活动增加了额外的分量。

网络卫生是否是解决网络电视(IPTV)侵权的补救措施?

反盗版组织关注安全问题而非版权法,一定有其充分的理由。也许是因为前者更加有效?

一篇题为《网络卫生是解决IPTV侵权的补救措施吗?》的新论文表明,情况确实如此。

通过这项研究,来自牛津大学、伯恩茅斯大学和哈马德.本.哈利法大学的研究人员研究了心理因素(包括冒险和安全行为)如何影响人们使用非法的IPTV服务的倾向,换句话说,就是哪些因素决定了人们是否更有可能使用“有风险”的盗版服务。

在完成了一些问卷调查后,英国的受访者获得了IPTV服务的模拟版本。模拟版本有多种样式,从简洁的界面到带有弹出窗口的界面,甚至是带有间谍软件或勒索软件的界面。对于每个版本,受访者必须对其感知的风险水平和他们风险承担的倾向进行评分。

由此得出的分数使研究人员能够看到人们愿意承担多大的风险,其内在假设是未经许可的“盗版”流媒体服务通常会留下更多有风险的痕迹。

具有精神病态人格的网络成瘾盗版者

研究人员推测,在网络成瘾特征上得分较高的人往往不太愿意使用有风险的盗版服务。这同样适用于具有“黑暗人格”的人,“黑暗人格”是自恋、精神病态和马基雅维利主义等人格特质的结合。

研究结果证实了这些预测,表明了在网络成瘾和“黑暗人格”特质方面得分较高的人更有可能认为有风险的流媒体平台问题不大。

伯恩茅斯大学计算机科学教授瓦西里斯.卡托斯(Vasilis Katos)告诉媒体,这对反盗版倡导者来说既是好消息,也是坏消息。“黑暗人格”特质相对固定且较难改变,但数字成瘾是可以解决的。

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人们的冒险倾向——在我们的案例中,收看成人视频内容有被恶意软件感染的风险——取决于两个主要方面:一个人的“黑暗人格”特质和数字成瘾的程度。

卡托斯介绍到:“随着时间的推移,前者被认为是相当恒定和稳定的,因为‘黑暗人格’特质具有遗传和生物学成分,因此不太容易改变。然而,对于数字成瘾,我们认为人们可以采取一些干预措施来治愈。”

网络安全行为

该研究还有一项非常重要的警告,正如研究人员强调的,解决网络成瘾问题不仅会影响在线盗版,还会影响合法消费。毕竟,在官方流媒体平台上疯狂追剧也是一种网络成瘾形式。

遏制盗版的一个更直接的方式来自网络安全领域(online security realm)。该研究表明,人们的网络安全实践和行为在数字成瘾和IPTV收看风险之间起着调和作用。

这种调和效应表明,当人们被警告或教育关于盗版网站上的恶意软件、欺诈和其他有害行为的风险时,他们就不太可能使用这些服务。

卡托斯指出:“为了减少人们消费非法IPTV内容的可能性,我们可以解决他们的数字成瘾问题和/或改善他们的网络安全行为和网络卫生状况。”

盗版的基因

换句话说,近年来人们屡次看到的以安全意识为重点的反盗版运动可能是一种有效的策略,这种策略或许比法律威胁更有效。

也就是说,研究人员强调,盗版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没有任何单一的措施可以解决。天生具有“黑暗性格”的人,尤其是精神病特质的人,在遗传学上会倾向于在网上承担更多风险。

无论有多少恶意软件威胁,有些人只是更愿意去冒险,就像总会有人干预新的盗版服务的推出一样。显然,这是由他们的基因决定的。

卡托斯总结道:“尽管这些(以安全为重点的)宣传活动可能有助于减少消费有风险的IPTV服务的行为,但它们并不能消除问题,因为总有一部分人是‘冒险家’,也许寻求刺激就是他们心理需求的一部分。”(编译自torrentfreak.com)

翻译:王丹 校对:吴娴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或编译文章原文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网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涉及文章版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本网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知识产权,是关于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创造的智力劳动成果的专有权利。各种创造比如发明、文学和艺术作品,以及在商业中使用的标志、产品外观等,都可受到知识产权保护。
  如果不了解知识产权的分类及概念,建议先行浏览引导篇,以便更好地理解世界各国家地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制度。

  如果您了解知识产权,请直接进入国别环境指南页面。本指南包含权利获取及救济两部分,所涉国家地区及内容逐步完善中。介绍内容仅供参考,以各国家地区主管机构官方解释为准。

请输入所需国家或地区:

快速查询:

美国|欧盟|德国|法国|英国|日本


扫描二维码即可关注微信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