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标题
4月22日,最高法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全国法院2020年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的总体情况,发布《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司法保护规划(2021-2025年)》(下称《规划》)以及2020年度知识产权十大案例、五十件典型案件并回答记者提问。
《规划》明确,加强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案件审理工作,强化竞争政策基础地位,适时制定有关司法解释,明确规制各类垄断和不正当竞争行为,消除市场封锁,促进公平竞争。妥善处理互联网领域垄断纠纷,完善平台经济反垄断裁判规则,防止资本无序扩张,推动平台经济规范健康持续发展。
据悉,2020年,全国法院共新收一审、二审、申请再审等各类知识产权案件525618件,审结524387件,比2019年分别上升9.1%和10.2%,其中包括一批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大案要案。
最高人民法院民三庭副庭长林广海说,《规划》明确了“十四五”时期人民法院全面加强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的总体要求和具体措施。《规划》加大对关键领域核心技术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促进科技自立自强。强调依法平等保护,积极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促进种业自主创新,加强地理标志保护,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司法服务和保障。
最高法知产法庭副庭长郃中林说,下一步将重点加大对“卡脖子”技术以及新兴产业、重点领域、种源等关键核心领域的知识产权保护。
“在依法保护企业科技创新和新技术应用的同时,注重加强司法反垄断特别是互联网平台反垄断工作,积极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
郃中林说,下一步将积极稳妥做好垄断案件审理工作、依法支持和监督反垄断行政执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