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预警专刊周刊


新闻热搜词

通知公告:

文章标题

  据《徐州市“十四五”知识产权发展规划》,到“十四五”末,江苏徐州市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35件,万人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10件,万人一般作品著作权登记量50件,万企有效注册商标数达1300家,新增贯标企业1000家以上。

  到2025年,徐州市知识产权发展主要指标达到知识产权强市水平,知识产权综合实力领跑淮海经济区,成为淮海经济区知识产权领域改革先行区、知识产权保护样板区、知识产权引领产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区。

  ■“四大提升工程”并驾齐驱

  随着“一带一路”、长三角一体化、淮海经济区等多重战略交织叠加,政策红利持续释放,徐州发展被赋予了“带动周边、代表区域”的重大使命。

  “十四五”时期,全市将深入聚焦高质量发展、高水平保护,着力实施知识产权创造质量提升工程。通过大力培育高价值专利、高知名度商标、高影响力版权、其他高价值知识产权等举措,逐步夯实企业知识产权发展基础,打造知识产权优势企业集群,力争“十四五”期间全市贯标企业达1000家以上,全市知识产权优势示范企业达100家;在建立产业集聚高端发展体系方面,全力培育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不断提升徐州市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中的优势企业数量和质量;力争培育一批以地理标志为核心的“特色小镇”“特色产业园”。

  建机制、建平台、促产业等各项知识产权工作皆为了提升知识产权运用能力。为推动宽领域转型升级,全市将实施知识产权运用效益提升工程。逐步扩充知识产权金融政策体系,搭建知识产权金融服务平台。推进知识产权运营市场化,推动知识产权资源有序流动、聚合发展。

  知识产权是地区发展的战略性资源,其支撑性作用日益凸显。徐州将实施知识产权保护体系提升工程,在健全知识产权全面保护机制上狠下功夫。针对知识产权重点领域保护问题,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试点示范引领,切实提升知识产权保护效能。

  为进一步优化全方位服务效能,徐州将打造知识产权服务环境提升工程。“十四五”期间,全市以建设知识产权服务体系为目标,不断推进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建立城市知识产权成果向乡村转移转化机制,推动城市知识产权优质服务向乡村延伸。继续搭建知识产权文化载体,打造成淮海经济区知识产权品牌。持续健全知识产权人才引进培养评价激励机制,优化知识产权人才动态管理制度,不断增强全社会的知识产权意识。

  ■“四项计划”保驾护航

  在“四大提升工程”基础上,徐州市深入推进“四项计划”对其进行补充与辅助,使“十四五”知识产权发展规划指导性、可操作性更强。

  高价值专利培育计划。徐州将指导各县(市)区建立企业培育库,开展高价值发明专利挖掘、培育;依托在徐高校资源,引导企业建立协同创新新模式,及时开展专利布局,力争“十四五”末全市万人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10件以上。争创省级高价值专利培育示范中心,优化市级高价值专利培育示范中心建设模式,持续开展关键核心(共性)技术攻关和专利布局,强化重点产业自主知识产权创造和储备,力争“十四五”期间创建3家以上省级高价值专利培育示范中心,市级高价值专利培育示范中心15家以上。

  “沉睡专利”唤醒计划。“十四五”期间,将举全市之力加快落实《江苏省专利转化专项计划实施方案》,支持驻徐高校设立知识产权运营中心,制订“沉睡专利”转化实施方案,强化专利转化全过程管理。探索开放许可模式,建立专利交易许可相关信息披露和传播机制。支持高校院所及产业研究院利用现有的新型研发机构等资源,围绕市场需求,主动进行专利二次开发,孵化创新型企业,创新专利转化模式,打通专利价值实现“最后一公里”。

  知识产权维权援助计划。进一步健全知识产权举报投诉体系,完善举报投诉案件移送督办、案情反馈、信息共享、举报奖励等制度,加大知识产权举报投诉奖励制度的宣传工作,拓展“12315”维权热线影响力。建立健全知识产权快速维权机制,依托“中国(徐州)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快速维权中心”市县两级机构,力争“十四五”期间全市各县(市)区、经开区、高新区、港务区均建立知识产权维权援助机构,形成覆盖全市的维权援助网络。

  知识产权服务体系全覆盖计划。在全市建设“一站式”公共服务平台体系,形成以市级平台为主体、以各县(市)区、经开区、高新区、淮海国际港务区平台为支撑的全覆盖格局,“十四五”期间建设全市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14个。规范知识产权服务机构的代理行为,加强对知识产权代理行业监管,引导代理机构严格执行行业规范,提升服务质量。到2025年,全市专利代理率达85%。(记者张亚轩,实习生韩玮)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或编译文章原文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网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涉及文章版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本网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知识产权,是关于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创造的智力劳动成果的专有权利。各种创造比如发明、文学和艺术作品,以及在商业中使用的标志、产品外观等,都可受到知识产权保护。
  如果不了解知识产权的分类及概念,建议先行浏览引导篇,以便更好地理解世界各国家地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制度。

  如果您了解知识产权,请直接进入国别环境指南页面。本指南包含权利获取及救济两部分,所涉国家地区及内容逐步完善中。介绍内容仅供参考,以各国家地区主管机构官方解释为准。

请输入所需国家或地区:

快速查询:

美国|欧盟|德国|法国|英国|日本


扫描二维码即可关注微信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