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标题
记者从8月9日在湖北荆门市市场监管局召开的全市知识产权工作相关会议上获悉,今年荆门市知识产权工作取得了可喜成绩,全市专利授权、有效商标注册等多项指标数据稳步增长;PCT国际专利申请量位居全省第三;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额突破2亿元。
上半年全市专利授权总量3007件,同比增长23.04%;PCT国际专利申请51件,位居全省第三。全市商标申请量1909件,注册量1510件,有效商标注册总量22446件,同比增长13%。截至目前,全市共有驰名商标17件,纳入“湖北省优势商标名录”55件。累计培育国家级知识产权示范企业和优势企业16家,省级知识产权示范企业和优势企业63家。钟祥市成功申报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建设试点县。荆门高新区.掇刀区全面推进湖北省知识产权强省示范园区创建申报工作。
知识产权运用成果不断显现。累计入选湖北省知识产权“五大工程”项目59个。湖北省专利技术供需对接(荆门片区)暨知识产权入园惠企活动,签约转让专利32件,签订质押融资2.267亿元。市科技局推动特色产业集群发展,获批国家级众创空间1家,省级2家。市发改委引导支持“尚香”打造电商品牌,累计实现线上销售30余万单,销售额突破3000万元。市财政局落实知识产权各类奖补政策,兑现奖补资金500余万元。市经信局加速建设创新平台,全市现有省级企校联合创新中心34家,院士工作站37家。
同时,荆门市认真落实全市知识产权保护实施方案,上半年共查处各类知识产权案件9起,办理纠纷调解案件28件。市司法局成立知识产权公证服务中心,并在7个县市区设立“知识产权调解工作室”。市人民法院立案受理各类知识产权民事案件186件,刑事案件3件。沙洋县诉前成功调解一起米业外观设计专利侵权纠纷案,成为全省知识产权纠纷“法院委托+行政调解+司法确认”第一案。京山桥米商标权纠纷案被最高人民法院评为2022年中国法院50件典型知识产权案例。(记者汪兵洋,通讯员苏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