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预警专刊周刊


新闻热搜词

通知公告:

文章标题

日前,药品专利池组织(MPP)、世界卫生组织(WHO)、Afrigen生物有限公司(Afrigen Biologics (PTY) Limited)、南非生物制品和疫苗研究所(Biologicals and Vaccines Institute of Southern Africa,Biovac)、南非医学研究委员会(South African Medical Research Council,SAMRC)和非洲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Africa CDC)共同签署了一份意向书,以解决新冠病毒(COVID-19)疫苗全球制造能力不平衡的问题。

根据该意向书,上述机构将共同建立南非mRNA技术转让中心(South African mRNA technology transfer hub),以形成规模更大且更加多样化的疫苗生产能力,加强非洲地区卫生安全,并更公平地应对当前的新冠病毒大流行和未来的疾病流行。

继WHO于今年6月宣布在南非建立首个新冠病毒mRNA疫苗技术转让中心之后,该意向书规定了上述机构之间的合作条款和责任。通过分担责任的方法,这些机构将确保为新冠病毒疫苗的开发选择最合适的平台技术,确保技术转让到位,并保证为技术转让中心、临床研究和生产制造提供资金支持。至关重要的是,它还将确保这个疫苗创新平台具有可持续性、包容性,并在未来为非洲带来疫苗安全。

“疫苗制造和分配的不公平是造成死亡潮的幕后推手,死亡潮现在席卷了许多缺乏疫苗供应的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WHO首席科学家苏米亚.斯瓦米纳坦(Soumya Swaminathan)博士说道,“在南非建立疫苗生产能力,是促进当地生产以应对突发卫生事件和加强区域卫生安全的更广泛努力的第一步。”

新的合作将来自COVAX合作伙伴、行业、政府、学术界、资金机构、WHO非洲区域办事处的主要参与者聚集在一起,由WHO非洲区域主任马西迪索.莫蒂(Matshidiso Moeti)博士和Africa CDC作为代表,共同为非洲第一个区域内mRNA疫苗生产设施的发展提供有利环境。

“关于MPP,我们期待提供我们的知识产权专业知识和经验,并与WHO和其他伙伴密切合作。”MPP执行主任查尔斯.戈尔(Charles Gore)表示,“在联盟内,MPP将提供适当的知识产权分析、定义以及协议的谈判条款和条件,提供联盟管理并利用我们已建立健全的选择程序,以让更多的技术受让方获益。”

Afrigen是一家在南非注册成立的生物技术公司,该公司在非洲建立了第一个佐剂制剂实验室,并有一系列疫苗正在开发中。Afrigen与南非和非洲的所有领先大学建立了强大的研发合作伙伴关系。

Afrigen的董事总经理佩特罗.特布兰什(Petro Terblanche)教授说:“我们最近完成的一项设施适合建立一个完全集成的mRNA中试规模的生产、配制和灌装的完整平台。我们的平台和设施能够很好地实现技术转让中心的目标,Afrigen将专注于保障技术、科学、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和监管团队,以运作非洲mRNA中心。”

Biovac是南非的一家专业疫苗公司,其成立目标是为了重振当地的人类疫苗生产。在开发细菌疫苗技术的同时,该公司建造了现代化的设施并从国际疫苗公司获得了稳定且高规格的技术转让。

Biovac首席执行官莫尔纳.马霍纳(Morena Makhoana)称:“Biovac采购并供应给南非政府及其邻国所需的各种疫苗,包括儿童疾病疫苗,以及最近的新冠病毒疫苗。Biovac长期以来一直希望确保在我们的大陆开发完整的疫苗价值链,我们的目标是组合最先进的制造能力,帮助确保mRNA技术和专有技术的尽快转让。”

SAMRC在管理研究和创新领域的大型研究财团以及本地和国际资助计划方面拥有数十年的经验。该机构正在领导南非针对新冠病毒的研究和创新。

“整个大流行期间,SAMRC一直在积极资助、开展和促进研发。”SAMRC资助、创新和产品开发(GIPD)执行主任米歇尔.穆德(Michelle Mulder)博士说道,“作为这项新合作的一份子,我们的职责是推进产品开发和临床验证,以便我们能够将新产品推向市场,让非洲国家最大程度地参与到适当产品的开发和测试中来。”

Africa CDC是非洲联盟的一个专业技术机构,它基于数据驱动的干预措施和计划,加强非洲公共卫生机构和伙伴关系的能动性和能力,以快速有效地检测和应对疾病的威胁和暴发。

Africa CDC主任约翰.恩肯加松博士(John Nkengasong)指出:“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整个非洲病例数量的增长令人担忧,并且新冠变种病毒正在引起令人震惊的住院和死亡潮。我们的目标是通过在非洲建立可持续的疫苗开发和制造体系,确保非洲及时获得疫苗以保护公共卫生安全。除了公共卫生社会措施外,至关重要的是,世界现在与非洲国家分享疫苗技术,同时在整个地区建立制造能力以帮助对抗新冠病毒,并为抵御未来的流行病留下遗产。”(编译自www.who.int)

翻译:程昱 校对:罗先群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或编译文章原文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网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涉及文章版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本网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知识产权,是关于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创造的智力劳动成果的专有权利。各种创造比如发明、文学和艺术作品,以及在商业中使用的标志、产品外观等,都可受到知识产权保护。
  如果不了解知识产权的分类及概念,建议先行浏览引导篇,以便更好地理解世界各国家地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制度。

  如果您了解知识产权,请直接进入国别环境指南页面。本指南包含权利获取及救济两部分,所涉国家地区及内容逐步完善中。介绍内容仅供参考,以各国家地区主管机构官方解释为准。

请输入所需国家或地区:

快速查询:

美国|欧盟|德国|法国|英国|日本


扫描二维码即可关注微信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