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预警专刊周刊


新闻热搜词

通知公告:

文章标题

12月17日,韩国知识产权局(KIPO)发布了《非mRNA疫苗专利分析报告》和“专利信息导航(http://kipo.go.kr/ncov)”,帮助韩国国内企业、大学和研究机构开发新冠病毒(COVID-19)疫苗。

非mRNA疫苗是指不使用mRNA方法制备的疫苗,包括采用病毒载体、合成抗原、自扩增RNA和DNA方法生产的疫苗。

上述报告旨在帮助从事疫苗开发的研究人员轻松识别现有的非基于mRNA方法的疫苗平台专利,并为疫苗研发确定方向或制定重大专利的应对策略。

KIPO在9月发布了mRNA疫苗专利分析报告,并宣布在本次的报告中对全球临床试验中使用非mRNA方法的15种海外疫苗(包括病毒载体疫苗、合成抗原疫苗等)的专利进行了分析。

报告中的数据展示了各种平台技术的特点以及制药企业持有的主要专利的状况,并对最新公布的新冠病毒疫苗专利和原始核心专利按疫苗生产工艺进行了详细分析。

迄今为止,摩德纳、辉瑞等全球制药公司的mRNA疫苗已经迅速普及。但是,由于与mRNA疫苗相比,非mRNA疫苗在稳定性和副作用方面已经得到了较长时间的证明,并且它们易于储存和分发,因此KIPO表示支持非mRNA疫苗的发展也很重要。

KIPO审查计划部主任金智秀(김지수,音译)说道:“在形势日趋严峻的情况下,比如最近奥密克戎突变毒株的迅速传播,确保新冠病毒疫苗的技术是一项重要的任务。我们希望非mRNA疫苗专利分析报告能够为韩国公司制定研发战略作出贡献,并进一步成为确保疫苗主权的催化剂。”

未来,KIPO计划通过线上及线下专利分析说明会,与韩国国内企业、大学和公共机构分享非mRNA疫苗专利分析的结果,并听取现场意见。(编译自www.kipo.go.kr)

翻译:程昱 校对:罗先群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或编译文章原文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网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涉及文章版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本网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知识产权,是关于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创造的智力劳动成果的专有权利。各种创造比如发明、文学和艺术作品,以及在商业中使用的标志、产品外观等,都可受到知识产权保护。
  如果不了解知识产权的分类及概念,建议先行浏览引导篇,以便更好地理解世界各国家地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制度。

  如果您了解知识产权,请直接进入国别环境指南页面。本指南包含权利获取及救济两部分,所涉国家地区及内容逐步完善中。介绍内容仅供参考,以各国家地区主管机构官方解释为准。

请输入所需国家或地区:

快速查询:

美国|欧盟|德国|法国|英国|日本


扫描二维码即可关注微信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