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预警专刊周刊


新闻热搜词

通知公告:

文章标题

  记者近日从国家知识产权局获悉,2018年中国公民或注册地在中国的企业或其他单位(下称中国申请人)在“一带一路”沿线19个国家提交了专利申请,专利授权公告量为3299件,总体专利授权率达54.3%,同比提高近10个百分点;授权专利的平均权利要求项数为15.4,同族数量平均超过13个,均保持在较高水平,实现专利授权量质齐升。
  自2013年习近平主席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以来,国家知识产权局积极在知识产权领域落实这一重大倡议,大力推动“一带一路”知识产权合作,在法律政策、意识提升、能力建设、审批流程对比研究、数据合作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务实合作,取得丰硕成果。2018年,中国申请人在韩国专利申请公开量为2146件,位居所有申请目的国之首;在印度、俄罗斯、新加坡、越南的专利申请公开量分别为1641件、818件、338件和272件;在上述五国的专利申请公开量占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专利申请公开总量的85.9%。在华有专利授权及申请活动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数量扩大至49个,授权量和申请量分别为1.4877万件和2.2290万件,同比增长7.8%和4.9%。由此可见,专利已成为拉动中国与沿线国家经贸关系深化升级的新动力。
  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公布的35个技术领域分类标准,2018年,计算机技术领域居中国申请人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各领域专利申请公开量之首,为833件;数字通信技术领域和电气设备及电能技术领域分别以748件和421件位居第二、三位。其中1606件涉及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远高于其他产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专利申请公开量排名前十位的中国申请人均为企业,其中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广东欧珀(OPPO)移动通信有限公司、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和中兴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分别以597件、459件、327件、247件和152件位列第一至五名。
  国家知识产权局有关负责人表示,随着“一带一路”建设走深走实,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知识产权合作取得了长足进步。未来将进一步落实好“一带一路”知识产权合作总体目标,积极构建“一带一路”知识产权合作机制和平台,推进知识产权全球治理体系的积极发展。(孙迪)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或编译文章原文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网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涉及文章版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本网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知识产权,是关于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创造的智力劳动成果的专有权利。各种创造比如发明、文学和艺术作品,以及在商业中使用的标志、产品外观等,都可受到知识产权保护。
  如果不了解知识产权的分类及概念,建议先行浏览引导篇,以便更好地理解世界各国家地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制度。

  如果您了解知识产权,请直接进入国别环境指南页面。本指南包含权利获取及救济两部分,所涉国家地区及内容逐步完善中。介绍内容仅供参考,以各国家地区主管机构官方解释为准。

请输入所需国家或地区:

快速查询:

美国|欧盟|德国|法国|英国|日本


扫描二维码即可关注微信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