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标题
新华网重庆教育频道12月9日电 昨日下午,“一带一路”创新与知识产权保护中高级管理人员高级研修班在重庆理工大学举行结业仪式,来自埃塞俄比亚、老挝、埃及等14个国家的24名学员拿到结业证书,还收到了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礼物。
据了解,为推动“一带一路”国家知识产权人才培养,重庆理工大学发挥知识产权学科优势,在国家知识产权局、重庆市知识产权局的大力支持下,成功申报重庆市丝路奖学金项目,以团组方式接收“一带一路”国家知识产权中高级管理人员来渝研修学习。此次研修班项目由重庆理工大学具体落实,在为期一个月的研修学习中,学校精心策划、认真组织,有效实施,有效助力学员的能力提升和专业发展。
“为了做好本次培训班,学校聘请了来自国家知识产权局、重庆市知识产权局、重庆市高级人民法院、清华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上海大学、重庆理工大学、全国知名知识产权服务机构等单位的22名高水平教师参与授课。”结业仪式上,重庆理工大学重庆知识产权学院院长苏平总结了项目实施情况,教师主要讲授《创新发展与中国知识产权保护》《中国知识产权七十年》《重庆知识产权发展动态》《中国专利制度发展历程》等10余门课程,授课以英文为主,用中文授课的课程配有英文的交传。
除了专业知识的讲授,学校还安排了4次中国传统文化体验课,组织学员们参观三峡博物馆、重庆磁器口以及相关的机构和企业,让学员们感受了中国的书法、茶艺、服饰、建筑等特色文化,有效促进了学员之间的专业探讨和文化交流。苏平希望研修班项目能够持续开展,各学员回到自己的国家后,能积极推荐优秀人才来渝学习交流,用学到的知识产权知识为当地的发展作贡献,为中国的企业“走出去”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