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预警专刊周刊


新闻热搜词

通知公告:

文章标题

7月19日,2022“一带一路”与知识产权制度融合发展国际会议在重庆两路果园港综合保税区寸滩国际商务中心举行。来自英国、德国、日本、韩国和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同济大学、重庆市知识产权局、重庆理工大学等国内外的20多位法律专家、高校学者,线上线下“云端”共同讨论交流,积极贡献智慧力量。

英国是较早开始对知识产权案件进行专业化判决的国家。英国英格兰及威尔士上诉法院大法官理查德.阿诺德勋爵围绕“宪法转向:英国法上著作权与表达自由的平衡”主题进行线上报告时表示,随着数字技术和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对知识产权保护在多方面都产生了巨大影响,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在他看来,著作权法是国家使用立法的手段来调整相对立的利益平衡关系。

“要借助‘一带一路’倡议的东风,通过创新发展和知识产权,助推中国创造、中国贸易、中国品牌、中国文化走出国门,在国际产业合作和贸易往来过程中形成最终的中国知识产权优势。”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原校长吴汉东教授在线上进行“‘一带一路’国际合作与知识产权国际保护制度选择”主题报告时提出,中国应坚持国际制度协商,建设区域知识产权制度,与国际知识产权制度相融合,重点突出,协调差异。坚持国内制度创新,强化知识产权高水平创造、高效益运用和高标准保护。

当天,重庆两路果园港综合保税区、重庆理工大学、重庆士继嘉知识产权研究院还达成政产学研合作。今后,三方将充分发挥重庆理工大学重庆知识产权学院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优势、士继嘉知识产权研究院企业平台服务优势,为保税区众多国际贸易、生产加工、供应链物流等企业提供多元化、国际化的知识产权服务,防范海外知识产权纠纷风险。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或编译文章原文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网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涉及文章版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本网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知识产权,是关于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创造的智力劳动成果的专有权利。各种创造比如发明、文学和艺术作品,以及在商业中使用的标志、产品外观等,都可受到知识产权保护。
  如果不了解知识产权的分类及概念,建议先行浏览引导篇,以便更好地理解世界各国家地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制度。

  如果您了解知识产权,请直接进入国别环境指南页面。本指南包含权利获取及救济两部分,所涉国家地区及内容逐步完善中。介绍内容仅供参考,以各国家地区主管机构官方解释为准。

请输入所需国家或地区:

快速查询:

美国|欧盟|德国|法国|英国|日本


扫描二维码即可关注微信订阅号